(安化縣委書記楊光鑫[左]向茶農詢問當季茶葉的質量。)
  9月17日清早,安化縣委書記楊光鑫的一天,從山間一座茶園趕往另一座茶園開始。他說,現在走的這條路,也許就是千年前販茶馬幫將黑茶帶出安化所開闢的茶馬古道之一。(9月25日 紅網)
  南宋文學家陸游曾經說過:“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”。意思也就是說,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顯的,要想認識事物還須親身去實踐。而今往往也就是在這個“躬行”上出現了問題,一些最應該與群眾接觸的幹部卻習慣翹著二郎腿坐在辦公室里“聽彙報”,想當然地亂指揮,致使為民服務的“最後一公里”出現梗塞。這一期《書記去哪兒》就通過對安化縣委書記上茶山、進茶廠、規劃茶市的記錄,給我們指出瞭解決問題的答案。
  縣委書記上茶山、進茶廠,首先有助於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聯繫。安化縣委書記楊光鑫的一天,是從山間一座茶園趕往另一座茶園開始。如此這般深入田間地頭“訪民生、知民情、解民事”,當然有利於黨員幹部與群眾的無縫隙對接,進而從群眾身上吸收到新鮮營養。有人或許會覺得這是一件小事,但其卻能夠逼著幹部向下看、往下轉,從具體入微的“小事”入手密切乾群聯繫,打通為民服務的“最後一公里”。
  “上面千條線,下麵一根針”。基層工作涉及方方面面,若說其千頭萬緒簡直一點都不為過。而今縣委書記上茶山、進茶廠,這既是在發現存在的問題,更是在把為人民服務理念融化在幫助群眾的點點滴滴里,融合進一個個具體的行動中。在汩汩的汗水映射下,一件件群眾的“小願景”變成了現實,一處處“微民生”彙集了起來,為民服務的“毛細血管”變得更加暢通,乾群血肉相連的美好圖景也會因之更加觸手可及。
  為官一任,就當造福一方。黑茶是安化最大的產業,在這個山區貧困縣平均每四個人就有一人從事與黑茶相關的工作。作為縣委書記,如何讓安化的黑茶更好地走出去,如何讓更多游客走進安化品茶,如何讓安化人民依靠黑茶“再鼓腰包”,如何為安化開闢出一條新的“茶馬道”,都是其義不容辭的職責和任務。而吼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,如今安化縣委書記楊光鑫上茶山、進茶廠、規劃茶市,無疑就是其對職責的最好闡釋。
  “民生無小事、枝葉總關情”。基層民生工作最難做,但卻最關乎政府形象,最能影響到黨的執政根基。而今縣委書記上茶山、進茶廠,就在無形中把民生工作的觸角伸向了最基層,切切實實地將群眾遇到的難題解決在了第一線,真真正正使老百姓得到了實惠,以對人民群眾的殷殷深情打通了服務群眾的“最後一公里”。這也啟示著我們,若能將幹部擰在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,其與群眾就會更加瓜藤相連、雨水情深。
  文/雪花飄
  
  (掃一掃,更多精彩內容!)
  (原標題:打通安化“茶馬道”的“最後一公里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80wamb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