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記者 劉宇鑫
  金融創新,銀團貸款、私募債、集合債券……一個個聽上去高深莫測的金融名詞,離北京市民的生活遠嗎?
  一排排保障房拔地而起、地鐵新線不斷開通、防汛工程一年內飛速建成……一項項惠民項目,無聲地解答著這個問題:其實這些金融名詞就在百姓的生活中間。
  金融創新,已經成為釋放民生紅利的必需手段。雖然政府財政資金對民生項目的投入不斷增加,但仍然和實際需求有較大差距。“政府貸款、投資建設”這種簡單的“高融資高投資”模式遠遠不能滿足需求。今年5月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,確定今年在金融、投融資、民生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加大改革力度。而隨著北京市緊跟國家部署進行金融創新,關係到住房、交通等領域的民生投融資難題,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化解。
  而今,在一個個民生工程背後,都有著金融創新的支持。金融創新潤物無聲,助推首都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全面改革,讓民生工程為百姓回報更多紅利。
  制度和機制創新 看得見摸得著
  “我們支行提供50億元資金,保證不耽誤建設進度!”“我們支行專門成立項目對接小組,服務到家門口,有什麼問題現場就搞定!”
  近日,在國家會議中心一層A會議室里,當著十幾個區縣的棚戶區改造項目村鎮及項目負責人的面兒,十幾家銀行貸款部門負責人“吵”成了一團。
  (下轉第三版)
  (上接第一版)300多人的會議,不擺花,沒水果。各銀行貸款部門負責人在臺上賣力招攬,臺下有棚戶區改造任務的村鎮負責人不時發問。市金融局銀行服務處處長董亮就躲在一旁偷著樂。不為別的,就為以往愁錢的棚戶區改造項目終於享受到了“資金送到家門口”的金融服務。那些有利於民生的大項目,不用再像以往那樣貸款難,更無需找銀行“拉郎配”。
  董亮認為,這一大變化主要源於政府部門創新機制、搭建平臺,為政府、金融機構、企業三方之間進行投融資的信息對接,併為融資服務提供交流平臺,促使這投融資三大主體相互之間“看得見、摸得著”,不會再像以前那樣“低頭找路各顧各”。
  通過四年多的努力,這一交流機制平臺為北京市重大項目融資、中小企業發展、城鄉一體化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融資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,已經成為北京市融資工作的重要平臺。特別是今年以來,項目與投資的雙向對接會已經組織召開數十場,累計對接融資需求近3000億元。
  “作為一種機制創新,資金、項目對接交流平臺如今已經成為一項制度保障。”市金融局有關負責人表示,借助這樣一個高效合作的平臺,北京的高速公路、保障房、水處理等與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融資難題,很多都迎刃而解。今年前三季度全市非金融企業融資總額為7678.1億元,比上半年增加了逾2000億元。
  融資投資 實現調得動融得來
  去年“7·21”雨夜過後,防汛部門的神經綳得更緊,全市立即上馬了一批防汛改造工程:今年主汛期前首批20多個雨水調蓄池、數十條中小河道治理工程完成,城區多個再生水廠實現升級改造……拿著這份不完整版的水務投資清單,北京排水集團基建部門工程師王文濤感慨連連:“如果還像以前那樣單純依靠銀行貸款,從立項審批,到放款施工,要把這些工程都乾下來,怎麼也得三年五載。”
  水利防汛工程不像別的項目,資金到位慢了可以再等幾個月。有汛期這道檻兒,很多工程稍拖幾天,一年的時間就廢了。
  今年,本市成立了市水務投資中心,負責全市的水務項目建設融資,中心整合南水北調配套工程、中小河道治理工程、再生水利用工程、污水治理工程等建設內容。目前,市水務投資中心已獲本市金融機構1000億元授信支持,成為全市水務設施建設的主要“財源”。
  “整合政府資源,搭建市場化融資平臺,是北京金融創新的一大特色。”董亮說,與水務投資中心類似的民生項目投資中心,北京還有不少。如2011年成立的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中心,專為北京市保障性住房投融資、建設收購和運營管理保駕護航。
  一個個民生項目有了“靠山”。北京在金融創新中大力應用資本市場,創新融資渠道,為投融資實現調得動、融得來增加了保障。
  “這些民生項目投資中心的建立,讓財政資金和社會投資的勁兒往一處使,增強了重點項目建設的資金實力。”市金融局有關負責人表示,2012年,全市重大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實際完成投資約6300億元,實際融資約3500億元,其中1716億元來自於同業拆借及債券等形式,占據了半壁江山。
  政府和民間投資 分得清理得順
  今年供暖季前,廣安門外車站西街15號院這個老小區里異常熱鬧——用了十多年的小區內供熱主管線正式“退休”。
  上個月,民營企業北京德瑞通達供熱科技公司趕在供暖季之前投資70多萬元,重新更換了貫穿小區南北那條500多米長的主管線。“老舊管線一發生暴管,就會影響整個小區的供暖溫度。”總經理蔣永海說,在跟管線產權單位和物業公司商議後,公司決定不惜本兒,先掏錢讓上千戶居民都過上個“暖冬”。
  “目前全市有500餘家社會資本,供應著全市五分之一的供暖面積。”市供熱辦有關負責人感慨,隨著社會資本逐漸進入熱力行業,供熱單位由原先的4100多家縮減到了現在的1600餘家,以前很多“小鍋爐”逐漸被替換為專業化熱力企業,提高了全市冬季供暖質量。
  在機制和制度創新背後,如何將政府投資和民間投資兩大投資動力源分得清、理得順,成為北京金融創新的一大重點。其中,首要的便是完善政府和民間投資機制,使政府和市場二者默契配合,需要夥著干時,一起算“大賬”,當民間資本獨當一面時,手裡那本“小賬”照樣不落空。
  “PPP(公私合營融資模式)”、“BOT(建設-經營-轉讓)”模式等創新方式不斷出台,讓出資人和股東都更有幹勁。部分高速公路,地鐵4號線及大興線、14號線等項目,成為和“熱力引入民間投資”一樣的成功實例。
  “依托首都稟賦優勢,讓重點民生項目‘嫁’得好,讓全社會資金‘娶’得俏,逐步建立起市場主導的投融資體系。”市金融局有關負責人表示,金融創新和投融資改革正在助推首都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,潛移默化地為北京的民生紅利“加息”。  (原標題:金融創新“加息”民生紅利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80wamb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